敌后之战(抗日战争时期的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战役分别有哪些?)

网友提问最佳回答:

很多小伙伴想了解敌后之战的相关知识,已更新头条专门整理了敌后之战的内容介绍,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本文目录一览:

举例抗日战争中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各发生的一次著名战役名称

一、抗日战争中正面战场著名战役:淞沪会战

淞沪会战开始于1937年8月13日,是卢沟桥事变后,蒋介石为了把日军由北向南的入侵方向引导改变为由东向西,以利于长期作战,而在上海采取主动反击的战役。

中日双方共有约100万军队投入战斗,战役本身持续了三个月,日军投入8个师团和2个旅团20万余人,宣布死伤4万余人;中国军队投入最精锐的教导总队及八十七师、八十八师及148个师和62个旅80余万人,自己统计死伤30万人。

二、抗日战争中敌后战场著名战役:平型关大捷

又称平型关战斗、平型关伏击战,是指1937年9月25日,八路军在山西省大同市灵丘县平型关附近,为了配合第二战区的友军作战,阻挡日军攻势,由115师师长林彪、副师长聂荣臻指挥,充分发挥近战和山地战的特长,首次集中较大兵力对日军进行的一次成功伏击战,八路军在平型关取得首战大捷。

扩展资料:

抗战初期,作为国家主力部队的国民党军队承担了正面战场的作战任务,但难以抵御日军凶猛的进攻势头,日军很快占领了中国的大片国土。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领导的军队挥师挺进敌军后方,硬是在敌后打出了一片新天地,开辟出一个个抗日根据地,使日军的“后方”变成了令其寝食不安的“前方”。日军不得不多次调集重兵对敌后根据地进行反复“扫荡”。

敌后军民顶住了日军的残酷扫荡,开展了各种形式的游击战,使日军陷于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超过半数以上的日军及几乎全部的伪军被牵制于后方进行针对敌后抗日武装的所谓的“治安战”。

可见,敌后战场的开辟和发展,大大地减轻了正面战场的压力。没有敌后战场,正面战场是很难抵御住日军进攻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平型关大捷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淞沪会战

敌后之战(抗日战争时期的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战役分别有哪些?)

抗日战争时期的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战役分别有哪些?

抗日正面战场有22场会战(即战役),分别是

1. 松沪会战 1937年8月13日--11月11日

2. 太原会战 1937年9月13日--11月

3. 南京保卫战 1937年12月1日--12月13日

4. 徐州会战 1938年1月 --5月24日

5. 兰封会战 1938年5月21日--6月

6. 武汉会战 1938年6月 --10月

7. 随枣会战 1939年5月1日--20日

8. 第一次长沙会战 1939年9月14日--10月

9. 桂南会战 1939年11月13日--1940年10月30日

10.枣宜会战 1940年5月1日--6月18日

11.豫南会战 1941年1月25日--2月7日

12.上高会战 1941年3月15日--4月9日

13.晋南(中条山)会战 1941年5月

14.第二次长沙会战 1941年9月--10月1日

15.第三次长沙会战 1941年12月23日--1942年1月6日

16.浙赣会战 1942年4月--7月28日

17.鄂西会战 1943年5月--6月

18.常德会战 1943年11月2日--12月

19.豫中会战 1944年4月--5月25日

20.长(沙)衡(阳)会战 1944年5月--8月

21.桂(林)柳(州)会战 1944年8月--12月10日

22.湘西会战 1945年4月--6月

二、领导的敌后战场有以下重大战役:

1、平型关战役,发生于1937年9月中旬,

2、百团大战:1940年8月-12月

3、阳明堡机场之战是1937年(民国二十六年)10月。

4、雁门关战役。

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的区别于联系

一、区别

1、战略地位不同

正面战场是国民党部队与日军的正面碰撞,迟缓了日军侵略中国的进度步伐;敌后战场主要采用游击战等方式扰乱敌人内部。

2、抗战领导不同

正面战场是国民党蒋介石领导的国军系列部队;敌后战场是毛泽东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等部队。

3、作战方式不同

正面战场易产生大型战役,对日军进行正面阻击,敌后战场虽然也有百团大战等战役,但主要是小型的战斗打击敌人后方。

二、联系

正面战场是国民党部队与日军的正面碰撞,迟缓了日军侵略中国的进度步伐,打破了日军占领全中国的幻想;

敌后战场有力的配合了正面战场的抗日,有力的牵制了日军正面战场的军力,危机日军的漫长补给线,缓解了正面抗日的压力。

都沉重打击了侵略日军的嚣张气焰,阻止日军的侵略步伐,相互配合,分散了日军的侵略兵力。

扩展资料:

1、百团大战:

百团大战是抗战时期中国工农红军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最大规模的战役,它打出了敌后抗日军民的声威,振奋了全国人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在战略上有力地支持了国民党正面战场。

百团大战的胜利,沉重打击了日寇的嚣张气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抗战斗志,在我国抗日战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在国际上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人民网)

百团大战是在中国抗战处于困难、妥协投降空气甚浓的时候取得重大胜利的,具有重大的军事和政治意义。

它钳制了大批在华日军,1941年初日军又将第17、第33师由华中调往华北 ,从而进一步减轻了华中正面战场的压力;

极大地鼓舞了民心士气,百团大战的捷报传开之后 ,举国上下一片欢腾,报社电台相继发表社论、社评,备地纷纷举行祝捷会、庆功会,群情振奋,增强了战胜困难的勇气,遏制了妥协投降的暗流,增强了全国军民抗战到底的信心;

提高了并产党、八路军的声威,揭破了八路军“游而不击”等谎言,表明了中国及其领导的军队,是抗日的中流砥柱,是争取抗战胜利的希望所在。

2、淞沪会战:

就大战略而言,因内战刚结束不久,中国国民经济正逐渐恢复(1936年中国国民生产总值达到战前最高峰),陈诚本人也正在负责利用进口武器装备50个国防师的计划(如与德国合作,用江西大余的钨矿石换取德国武器),在上海与日军大战则势必终止中国的抗战准备而仓促与日军决战。

实际当时日本决策机构在“七七”卢沟桥事变后对是否全面侵略中国摇摆不定,以参谋次长石原莞尔为代表的“不扩大派”暂时占了上风。

石原为当时实力派人物,因当时参谋总长闲院宫载仁亲王为皇族只是挂名,军部实权在参谋次长石原手里。石原甚至主张:“可以将我华北全部驻军一举撤至山海关满洲国界,然后由近卫首相亲自飞往南京与蒋介石促膝交谈,以解决日华间根本问题。”

日本这个方案,是通过回复到卢沟桥事变以前的状态,换取国民政府对东北伪满洲国的正式承认。

国民政府本可利用此次谈判与日本周旋,尽量赢得更多时间,然而当高宗武返回南京时,“八一三事变”正好发,中国军队进攻上海日军后,石原莞尔被迫辞职,日本统帅机构决定全面侵华。

另京沪一体,上海既为前线,国民政府首都南京就直接暴露在日军兵锋之下,日军增兵上海后很快就直捣南京,对中国抗战震动极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百团大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淞沪会战

以上就是小编对敌后之战的相关信息分享,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获赞数:162

收藏数:95

回答时间:2024-02-28 10:0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