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神赋图 - 人教A版.必修二

网友提问最佳回答:

1955年出土于陕西西安半坡村新石器文化遗址。距今六千多年,是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的先民所制。鹳鱼石斧纹彩陶缸,1978年在河南临汝阎村出土。石斧在先民征服与改造自然活动中起着巨大的作用。而鸟、兽、斧的组合并非偶然。图中鹳与鱼面对石斧,寓意着先民对劳动生活的特殊审美气质,与对劳动工具的崇拜,以祈求工具保佑人们吉祥、平安和丰收的生活。《鹳鱼石斧图》是中国发现最早的绘画作品之一,以其宏伟的气势体现中国新石器时代美术创作上的最高成就。《鹳鱼石斧图》新石器时代宗日文化,高12.5厘米、口径22.8厘米。1995年青海省同德县巴沟乡团村宗日遗址出土。细泥红陶质。内壁饰二组人物手拉手的舞蹈纹图案。构图生动,线条洗练,具有较高的艺术鉴赏价值。是直接而完整表现人物活动的最早绘画之纵31.2cm横23.2cm。所谓“帛画”,专指古代画在丝织物上的图画,早在专门的纸、绢尚发明之前人们往往把字画绘在木版、石板、器物或丝织物上。帛画可以说是传统卷轴画的先声。《龙凤仕女图》1949年2月在湖南省长沙市楚墓出土。全画的主题是祈求飞腾的龙凤引导墓主人的灵魂早日登天升仙西汉、绢本,纵205cm、上横92cm、下横47.7cm1972年出土于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为西汉长沙相第一代轪侯利巷妻之墓,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绢类画迹。

怜音赋 作者_临海赋作者卢如平_洛神赋图作者

作品以祈颂墓主人飞升为主题。这件帛画也叫非衣,或“T”字型,画面内容依T字型的横幅和竖幅划分为天上、人间、地下三个部分。作品以写实的技艺表现出当时的生活,更以夸张的手法描绘出瑰丽的想象。《轪侯妻墓帛画》汉墓壁画,一汉墓壁画有一定说教意义洛神赋图作者,以通俗易懂的画面指导人们辨别是非;二墓壁有一定的纪念意义,一些重要题材是反映墓主人的生前生活;三汉代尚厚葬,汉墓壁画的艺术风格基本上能反映出现实生活中的绘画水平。历史故事等也是汉壁画的主要题材二、从顾恺之到吴道子——魏晋时期到唐绘画的发展(晋)顾恺之《女史箴图》局部它不与中国画三门:山水、花鸟、人物并列,也不在技法上与工、写有所区分。唐代以前就有纯水墨形式作画的记载,但文人水墨画的兴起和发展是从南宋末年开始的,文人画的特点是:(1)作者多是学者、诗人,又是画家,绘画文学化(2)文人画重表达观念和情感,畅神、抒情、寄兴,多借物寓意来表达志向和意趣。(3)文人画重墨轻色;重潇洒洗练,轻繁缛纤细;重天真幽淡,轻富丽工艳。(4)在作品中将栅、兰、竹、菊、松、石等作为人格化的形象象征,以此寄托画家的情感和精神。生平:时代背景:魏晋时期创作群体:文人群体绘画理论:“以形写神”特点善画人物,代表作:《女史箴图》《洛神赋图》1、顾恺之《女史箴图》高25厘米,长249.5厘米。

临海赋作者卢如平_洛神赋图作者_怜音赋 作者

内容分九段,每段画一个故事。由于顾恺之对贵族妇女的生活比较熟悉。所以画面在一定程度上展示了中国古代贵族妇女生活的某些侧面。作品在绘画技巧上,比较准确地描绘了各种人物的身份和特征。这副画描绘了封建时代的宫廷妇女的生活,中间一位丰采奕奕的贵族妇女正在对镜梳妆,左边的侍女在为贵族妇女梳理发髻。铜镜为圆形,放在一特制的镜架上,镜子旁还有不同的梳妆盒。画面右边还有一贵族妇女,正左手持镜右手整理并欣赏自己的发髻。整个画面生动形象,是古代绘画史上的杰作。顾恺之的《洛神赋图》是以三国时魏的诗人曹植的《洛神赋》为题材画制的。曹植和曹丕在河北大破袁绍时得到甄氏。曹植爱慕甄氏,一次曹植到京城朝见,得知甄氏被别人谗言而死,心里非常难过。当他在归途中经过洛水时,更激起了他对甄氏的怀恋,于是作叙事诗《感甄赋》,以后被魏明帝改名为《洛神赋》。顾恺之就以这赋为题材,画成《洛神赋图》。洛神赋图》是一幅题材非常吸引人的作品,这幅图不只是表现了曹植《洛神赋》这一文学佳作,而重要的是顾恺之用绘画展现了文学作品所蕴含的那种真挚的情感。画中顾恺之巧妙地把诗人的幻想在造型艺术上加以形象化。(二)唐时期背景:成就:代表人物:吴吴道子《天王送子图》又名《释迦降生图》,描绘佛祖释迦牟尼降生为悉达王子后,其父净饭王和摩耶夫人抱着他去朝拜大自在天神庙时诸神向他礼拜的故事。

怜音赋 作者_洛神赋图作者_临海赋作者卢如平

此作图写异域故事,而画中的人、鬼神、兽等却完全加以中国化、道教化,当是佛教与中国本土变化至唐日趋融合之势所致。《天王送子图》构思独到,气势磅礴,功力深厚,物象纷繁,给日后的宗教题材绘画尤其是佛道壁画带来深刻的影响。吴道子壁画原作已不可见,现存纸本是后人的摹本。《步辇图》阎立本1300多年前汉藏两族团结友好的重大事件。唐太宗十四年(640年),藏族领袖松赞干布,要与唐通婚,并派使者禄东赞晋见唐太宗的场面。画中唐大宗坐于步辇上,十余宫人相随,皆神采如生,一朱衣髯官执芴引班,后有赞普使者,穿着小团花衣,赞皇李卫公以小篆题辞于画上。历册典籍,历历可考。唐德宗时的宰相韩滉,擅长画牛,并有好用粗重的线条来表现牛的健壮朴厚,富有农家风情,传世的《五牛图》中各牛的动态不同,肥瘦有别,毛色互异,笔法简朴而又变化多趣,曲尽其妙。元朝:南方士人的郁闷心情更通过山水画来抒发出来。元朝作为一个少数民族入主中原的朝代,给士人的感觉是凄凉、悲愤和无奈的,这样的情怀表现在绘画上就是郁闷的意境了。画中景物萧索,枯树上栖卧四枝寒鸭,旁边一巨石之上,另一鸭单足而立,向下鼓噪而鸣,树上一鸭向上回应争鸣,另一鸭正警惕顾盼,而中间一鸭却闭目安睡,不为所动。

洛神赋图作者_临海赋作者卢如平_怜音赋 作者

树干、巨石均为淡墨点染而成,略加赭色渲染,笔触独放自由。寒鸭用笔较为工整,浓淡二墨兼施,略施淡彩,质感丰富,造型生动逼真,这在八大山人的作品中是少见的。其睡鸭姿态突出地反映出八大山人孤傲、冷峻的性格特点。枯木寒鸭图朱耷(八大山人)此画中写修竹数竿,长短有殊左斜右倾,顾盼有情。用笔刚劲圆润,疏爽飞动。竹后几根石柱挺立,水墨钩画,笔法绣挺硬气,皴擦较少却神韵俱全。竹用浓墨而石取淡笔,浓淡相映,虚实相照,妙趣横生。全图气势俊逸,傲气风骨让人感慨。《清明上河图》系中国宋代长卷风俗画,原作为绢本,高25.8cm,长534.6cm。系稀世奇珍,画苑瑰宝。作者张择端系宋徽宗时画院高手,字正道,山东东武(今诸城县)人。幼年离乡,赴汴梁求学,后又习绘画,本工界画,尤擅市桥郭径、舟船车较而自成一家。《清明上河图》为张择端流传至今的唯一作品。画卷描写清明之际发生于京师汴梁(今开封)郊野汴河上土桥及东角于门市尘通街上与创新艺术相结合,不但色彩准确,而且神情逼真,精湛的制作技术与画作的迷人神韵互相辉映,弥足珍贵。该挂毯长24米,高1米,由8名织工手工打结1030万个,用时近一年完成。红楼梦小说插图明代小说插图民间年画门神,俗称“喜画”,旧时人们在室内贴年画,户上贴门神洛神赋图作者,以祝新年吉庆,驱凶迎祥。

临海赋作者卢如平_洛神赋图作者_怜音赋 作者

年画是中国民间最普及的艺术品之一。年画因一年更换,或张贴后可供一年欣赏之用,故称“年画”。杨柳青年画剪纸是一种在纸上剪出来的画。人们将剪好的图案贴在门楣,窗面灯笼等上面,以表达喜悦感情及生活感受,因此,我们又称布贴画是一种古老的民间贴补工艺,历史悠久.又叫布堆画、布贴花、 它以粗布为原料,用袋装染料直接高温染 制成各种颜色,由巧 手妇女剪贴而成。折 射出民族社会史,风 俗习尚、地理环境和 审美观所赋予的光彩。 『课后巩固』1、下列绘画内容在战国开始出现的是 A、稚拙线条、简单的色彩图案,将人物、动物形 象的几何图案在地面或墙壁上。 B、开始出现毛笔在绢帛上绘制的帛画。。 C、对现实的理性思考,体现在绘画艺术作品中。 D、以人物画为主,注重抓住描绘对象的精神实质。

获赞数:969

收藏数:43

回答时间:2024-03-10 11: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