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底6名航天员将同时在空间站工作

网友提问最佳回答:

今年底6名航天员将同时在空间站工作

吴燕生代表

今年底6名航天员将同时在空间站工作

洪家光代表

今年底6名航天员将同时在空间站工作

安长明代表

今年底6名航天员将同时在空间站工作

刘丽代表

今年底6名航天员将同时在空间站工作

彭秋香代表

昨天,党的二十大“党代表通道”第二场采访活动在人民大会堂举办。22名党代表走上通道,展现踔厉奋发、担当作为的时代风采,回答中外媒体记者提问。

航天

继续实施载人月球探测等重大工程

党的二十大代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吴燕生是来自中央企业系统代表。他所在的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主要从事运载火箭和各类卫星的研制,空间站、神舟飞船、月球和火星探测器、北斗卫星、“胖五”等各类长征系列运载火箭都是他们设计和生产的。

吴燕生介绍,进入新时代,中国航天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以运载火箭的发射为例,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十年,中国航天进行了274次发射;党的十九大以来的5年,进行了192次火箭发射,占长征系列火箭发射总数的43.2%。正是这些成就推动我国全面建成了航天大国,进入了航天强国的行列。

对于正在建设的中国空间站,吴燕生透露,空间站已于9月底完成了问天舱的转位,等待着梦天实验舱和它交会对接;在地面,空间站“T”字型构型的最后一个舱段——梦天实验舱现在已经完成推进剂加注以及与运载火箭的对接,用于发射的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各项准备工作目前正常,本月底就具备发射梦天舱实施交会对接的条件。在今年底,还将发射天舟五号货运飞船和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实现6名航天员同时在空间站工作。

吴燕生表示,进入新征程,中国航天将在三个方面发力创新。一是进一步提高中国进入空间的能力,将对现役运载火箭进行更新换代,研制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和重型运载火箭。二是继续实施航天重大工程,如进行载人月球探测、月球科考基地的建设、火星采样返回,实施小行星探测等。三是加快打造中国航天原创技术策源地,聚焦人工智能、先进探测、先进材料、先进动力等战略性、前沿性、颠覆性的领域发力突破,引领航天发展。同时,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更多航天智慧、航天方案、航天力量。

航空

5年上千次试验守护战机“心脏”

党的二十大代表、中国航发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高级技师洪家光是一名普通车工。航空发动机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洪家光和他的团队加工的产品主要就是用来精密打磨战机发动机“心脏”,以保证飞机安全。

“航空发动机是战机的‘心脏’,它是由数万个零部件组成的。在高速运转的时候,有任何一个细小的偏差都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洪家光说,发动机中近千个叶片必须要与叶盘完全精准地对接。为了提高叶片安装部位的加工精度,经过5年一千多次实验,一微米一微米攻坚克难,最终他们研发出了高精度金刚石滚轮磨削工具,提高了航空发动机叶片安装部位的加工精度。

去年夏天,洪家光参加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当看到一架架战机飞过头顶的时候,发动机的轰鸣声无比震撼,他当时感到,自己的心跳声都与发动机的轰鸣声同频共振。

当时,正值他们团队启动一项工艺装备调试平台项目,那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全新的挑战。历经一年多的时间,洪家光和他的团队以“创新取之于精微,也用之于精微”的执着,啃下了这个“硬骨头”,把生产效率提高了4倍。

“技术工人队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我们只有勤学苦练、深入钻研,才能勇于创新、敢为人先。工匠精神不仅是点亮自己,更需要带动更多的人。”洪家光说,在新时代东北振兴上展现更大的担当和作为,继续以一流精品锻造大国重器,以自立自强成就伟大梦想。

关注

美丽中国

塞罕坝正在打造智慧林场

“我们的前辈解决了塞罕坝这片森林从无到有的问题,我们要做的就是如何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党的二十大代表、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党委书记安长明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说。

安长明表示,塞罕坝就是中国绿色发展的一个缩影,在60年前建场之初,这里是“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经过三代塞罕坝人初心不改、无私奉献,像对待孩子一样对待每棵树木,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如今的塞罕坝被人们称为“河的源头、云的故乡、花的世界、林的海洋”。现在,塞罕坝林场先后获得了联合国“地球卫士奖”“土地生命奖”,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生动范例”。

安长明透露,塞罕坝正在打造智慧林场,也就是为每棵树建档案,像树种、树高、位置、生长状况等都有详细的数据。要全面摸清全场3亿多株树木的底数,通过精细化、智能化管理建设美丽塞罕坝,持续在建设美丽中国上走在前、做表率。

“我们林场职工有一句口头禅:‘吃祖宗饭、断子孙路不算能耐,能够还祖宗账、留子孙粮那才是本事!’我们做的就是留子孙粮,为子孙后代留下一片浓浓的绿色。试想,再过60年,古木参天的百万亩林海又是何等的景象!”他说。

能源安全

把能源饭碗牢牢握在自己手里

党的二十大代表、中国石油大庆油田采油班长刘丽是一名石油工人,参加工作29年来,累计研发技术革新成果200余项,获得国家及省部级奖项38项,从一名采油女工成长为大国工匠、全国劳动模范。“我当个石油工人多荣耀,”她在自我介绍时说,“今天,我代表石油工人站在这里,我相信父辈们一定十分自豪。”

刘丽表示,新时代的石油工人要不断创新。60多年前,光是靠地层压力,大庆油田的石油就很容易喷涌而出;如今开采难度越来越大,必须通过科技创新才能实现突破。大庆油田创新发展石油勘探理论和技术取得科技成果1.1万多项,先后三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砂岩油田的开采水平始终保持国际领先。这就是大庆油田长盛不衰的秘诀。

她牵头成立了刘丽创新工作室,带领同事们组建攻关团队,针对生产实际问题开展技术创新。经过200多次实验发明的抽油机井新式盘根盒,不仅使操作时间从40分钟变为10分钟,还使每口井每天就可以节电十余度。像这样的小创新成果她的工作室已经有了上千件,累计创效1.2亿元。而像这样的创新工作室,大庆油田还有90多个。

刘丽说,有很多人问过她,大庆还有多少油、还能开采多少年?“今天的大庆已经从过去的‘一油独大’变成‘油气并举’,同时从传统能源向新能源领域迈进,从国内走向了国外,目前依然保持着旺盛的生机和活力,正满怀信心朝着建设百年油田的目标前进。”她说,要加大油气勘探开发力度,把能源的饭碗牢牢地握在自己手里,以实际行动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石油力量。

公平正义

让群众真正享受到家门口的司法服务

党的二十大代表、广东省信宜市人民法院民事审判一庭庭长彭秋香是广东茂名基层法院的一名法官。在大家印象中,法官都是坐在审判台上,但在现实中,他们是常年奔走在田间地头,有时候,为了调解一个小纠纷就得先翻两座大山;为了送达一份法律文书,就得先花半天的时间在路上。

彭秋香介绍,为了能让群众少跑路,茂名创建了136个遍及村镇的司法为民服务中心,让群众真正享受到家门口的司法服务。以前有些山区的群众到她所在法院办事,耗费在路上的时间就要三四个小时。现在他们可以就近选择人民法庭或司法为民服务中心的远程视频来办事,大大地节约了时间成本。

为了让简单的民事案件快速地办理,2017年,信宜法院实行了民事案件繁简分流改革。“和城里相比,山区的条件是相对落后的,因此我们要让案件的办理速度提速就更加困难。”彭秋香说,这项改革涉及当地群众的切身利益,她带领团队的成员走遍了全市20个镇街,了解群众的需求、研究案件的特点,通过试点案件的素材、简化裁判文书的制作,还用上门送达和电子送达并用等方法满足了不同群体的需求,也让司法改革在山区跑出了加速度。彭秋香提到,有一次,在办理征地款分配纠纷时,从庭前准备到当事人签领调解书仅仅用了两个小时。当事人在签领调解书的时候很开心地跟她说:“原本以为要几个月才能解决的事情,真想不到我就来一趟,事儿就解决了。”当时,这句话给了她莫大的信心和鼓舞。

“作为一名基层的党代表,我将继续奔走在信宜的山路上,以司法的力量、温度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彭秋香说。

文/本报记者 董鑫 统筹/徐锋

供图/新华社

获赞数:522

收藏数:85

回答时间:2024-03-11 10:4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