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春山居图赏析(解析名画《富春山居图》:广阔山水背后是对乡土景观的时空传承)

网友提问最佳回答:

《富春山居图》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中,身世最为曲折离奇的一幅。它的作者是位列“元四家”之首的文人山水大家黄公望,在经历了仕途坎坷、十年冤狱、报国无门后,56岁的黄公望,看破红尘,加入“全真教”,归隐富春山。《富春山居图》既是80岁时的黄公望,根据归隐之地的富春江景色,耗时4年之久,将一生所见与满腹才情凝练而成的旷世杰作,在中国绘画史中地位极高,被称为“画里兰亭”。

一幅《富春山居图》展现了富春江流域乡土景观格局与人文气度的历史变迁,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这幅历史名卷,通过对天人合一的理想、师法自然的格局、择水而居的生活方式及聚落形态,追本溯源,探讨古人顺应自然、和谐共生的“终极智慧”所创造出的,世代繁衍的诗意栖居。

《富春山居图》局部

01天人合一“画为心印”:画里山水与自然山水互为印证,成就诗意栖居

黄公望出生在南宋末年,国运萧条,征战不休,少年黄公望还是有着唐宋文人的政治理想,希望能够通过科举走向仕途,实现自己的远大志向。然而,南宋灭亡,元朝取消科举,中年黄公望的政治生命终结在一个极不起眼的官职上,甚至在46岁的年纪蒙冤入狱,10年牢狱,让黄公望看破官场争斗,放弃政治追求,云游于天地之间,在自然山水中寻求心灵的栖居之所。

富春江两岸时而群山夹峙,岸滩连绵、水流湍急;时而水阔山远、江宽流缓;两岸多良田,阡陌纵横,百姓依山傍水而居;山水、良田、村落浑然一体,构成平静美好的诗意秘境。云游四海的黄公望,被这空灵飘渺的景色深深吸引,最终选择在此长期隐居。

南朝文学家吴均《与朱元思书》中如此描绘富春江景色给人带来的心理感受:“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往返”。

大意是说,无论是怎样经韬伟略、志向宏大之人,都能在富春江的景色中获得安宁而流连忘返。

“画为心印”,正是在如此良辰美景的熏染之下,黄公望突破宋朝文人山水画的“高远”意境,用独创的“阔远”画风,表达富春江简逸开阔的空间格局:烟波浩渺的富春江开阔宁静,两侧山峦徐徐展开,平缓中见苍劲,“山川浑厚,草木华滋”一派“天人合一”的超然景象。

《富春山居图》和富春江实景对照

02师法自然借鉴画里奇异山水的意境,理解乡土景观格局的形成

所谓“乡土景观”,既是现代人“久居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后所期待的心灵居所,这种期待,与古代文人隐居后寄情山水的心理最终殊途同归。一幅长卷,隐含了对于生态文明建设中构建乡土景观格局的核心理念,即以自然为师,构建和谐人居。

黄公望56岁隐居,79岁开始创作《富春山居图》,这其中的20多年里,他始终云游在江南的自然景观之中,朝朝暮暮与山水相伴,看尽四季更替、云卷云舒,游遍山河秀丽、草木丰盈,他笔下所描绘的山水意境,是外师造化、终得心源后对人文历史和自然景物的高度凝练,表现了极具亲和力的乡土景观,隐现出我国江南地区温婉含蓄的本土气息。

看《富春山居图》是如何“治山理水”,体现乡土景观格局:

山峦丘陵

富春江两岸的自然地貌,受到江水分割,一侧为低缓的丘陵地带,一侧为连绵的浅山地带,山体少陡峭、多平缓,适宜植物生长,因此江河两岸草木丰盈,生机勃勃;靠近江畔多为冲积平原,地形广阔平坦,土壤肥沃,适宜作物生长,因此多为沃野良田。

富春江两侧山体与《富春山居图》的对照

水岸沙洲

《富春山居图》中,黄公望用大面积的留白表现水面的开阔与平静,说明了富春江水流平缓、江面豁达,如此广阔的水面,江水携带的泥沙,在潮水和盐分的作用下,经过岁月的沉积,形成大小不一的沙洲景观,为鹭鸟类、雁鸭类水鸟提供繁衍生息的栖息场所,构成“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江中奇景。

富春江水岸沙洲与《富春山居图》景物对照

03择水而居从人类“择水而居”的古老智慧中解读乡土景观“聚落”的形成

从《富春山居图》中农舍的位置布局,反观当下江南乡村聚落文化的形成

择水而居是人类为了生存,形成的千年以来对于居住环境的执念。聚落的形成,既要考虑生活,也要考虑生产,因此,河谷地带优良的地势条件和水文条件,为农业生产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千百年来吸引着人类到此栖居。画中所描绘的村落,充分印证了古人所营造的居住地,与周边环境高度适应,是人与环境和谐共生的结果。

按照聚落与环境的关系,可以分为:平原-沙洲聚落和低山-丘陵聚落:

平原-沙洲聚落

由于平原和沙洲地带,地形开阔平坦,土壤肥厚,而且临近江面,水源充足,是最理想的栖居之地,因此容易形成较大规模的聚落,进而,随着历史的发展,人口的增长,农田连成片,村落点缀其间,形成散点式的聚落布局,也就构成了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江南古村落的布局方式。

村落被鱼塘和农田所包围,白墙灰瓦的古典民居,点缀在大片无垠的田野中,形成画里乡村的美好景象,吸引着人们世世代代再次繁衍栖居。

江浙民居实景(图片为作者拍摄)

低山-丘陵聚落

对照《富春山居图》中,低山丘陵地带的村舍,零星点缀在沟谷浅坡地带以及丘陵缓坡地带,这些区域排水良好,不会受到南方多雨季节的水患影响,但受到两侧山体空间的限制,村舍不易集聚,因此难以形成较大规模的聚落。

为兼顾生产活动,聚落通常沿河岸带状布局,生产方式也呈现出农耕和鱼塘相结合的方式。

04诗意栖居从画中的季节更替,看江南农耕文化独特的人居环境

中国自宋元以后,文人山水画高度发展,除了贡献出风华绝代的艺术品外,同时记录了中国自然山水的历史变迁,为乡土景观的研究和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图像依据。

从画中出现的渔樵活动对应江南传统文化中的农耕行为,《富春山居图》记录的不仅是元朝时期,自然空灵的诗意画境,对应今天的富春江实景,可以看到中国江南乡土景观的变迁与发展。

渔——与水为友

《富春山居图》中,多次出现打渔的场景,可以看出,依水而居的人们利用江水资源所创造出的生活方式,而这样的人类智慧一直延续到现在,富春江由于邻近东海,水质清澈,营养丰富,知道现在,依然是中国重要的淡水鱼产地之一。

据宋朝《避暑录话》记载:宋末时期,江浙地区已经出现通过建设陂塘的方式形成“围合式”的鱼塘养殖方法。到元朝,临江而居的村落已经开始在低洼的河岸开凿池塘养鱼,并且创新性的形成水田和鱼塘共生的农业模式。

这与今天江浙地区广泛流行的“鱼稻共生”立体农业的模式不谋而合,可见在中国古代,人们就已经开始以顺应天道自然的方式世代生存。

樵——适度采伐,维持生态平衡

从《富春山居图》可以看到有一些挑着扁担或拿着镰刀的农夫形象,这是黄公望在富春江两岸的山林中赏游所见到的真实景象。在没有更多能源和材料的古代社会,木材是一种最主要的建筑材料和能源材料,因此,山林在古代社会中,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之一,为人们提供药材、木材以及烧火用的干柴等资源。

值得注意的是,古人开山劈径,却不会大面积集中采伐,这样的行为保证了树木的生长周期,使得环境能够完成自我更新,山林能够常年繁茂,生生不息。确保了生态环境的长久发展。

耕——因地制宜种植作物

黄公望在绘制《富春山居图》时,在江河两岸阡陌纵横的农田景观中,选取了极具江南代表性的“沙洲圩田”,直到今天,依然是江浙地区主要的农垦方式。在画家笔下,用写意的手法,挥毫泼墨,表现了洲岛之上,良田沃野、绵延百里,三两农夫,坐于树下休憩纳凉,这与陶渊明笔下的理想田园生活一般无二啊。

如今的富春江畔依然良田百里无垠,历经时代更迭,除了最初的水稻、玉米等农作物,人类在适应自然和环境的过程中,因地制宜,衍生出更多的生产方式:在丘陵地带,种植茶叶,形成梯田式的茶园景观;此外,在低山缓坡上种植大量果树等经济作物。形成如今江南地区丰富的乡土景观的生产方式。

居——江南民居的雏形基本形制

黄公望笔下,出现在富春江两岸的民居,大多隐逸在林中,三三两两或独门独户,建筑多为单层或双层的“抬梁式”木结构,屋顶多为“硬山顶”,体现出了中国江南古典民居的基本雏形。后期,随着建筑材料的发展,江南建筑亦呈现出一定的多样性,但“抬梁式”的结构主体和屋顶形式得到了传承和延续。成为江南独特的地域文化。

05结论

黄公望将600多年前的富春江,典藏在一幅《富春山居图》中,伴随着历史的演进,将一段已逝的时空呈现在今人的面前,不仅隐含了作者所生存的时代背景,同时,将江南地区几百年的历史演替展现出来。富春江畔,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共同形成如今的乡土景观格局,推动了自然景观的发展,成就了今天江南的“画里水乡”。

一幅画,一段江南乡土景观的演替历史,是中国人骨子里对诗意栖居的怀想,以及对传统乡土景观的保护与传承。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呢。

获赞数:635

收藏数:23

回答时间:2023-04-06 10:5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