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统治者为了保证国家兵役、徭役、田赋以及丁银收入的实现,把居民划分为四种:民户、灶户、军户、匠户。这些被编入特殊户籍的比一般民户地位低,他们要世代承袭,不许分户。若想脱离原户籍极为困难,需经皇帝特旨批准方可,而且不能参加科举。
灶户是以煮盐为业的人户。
军户是专门承担兵役的人户,每月享有粮饷。军户是在特定人户中实行的一种世袭的、有报酬的征兵制。军户如果逃避兵役则称为逃军,要受到法律制裁。明代中叶以后,军户制遭到破坏,逐渐为募兵制取代。
匠户全为手工业者,在卫所军器局中服役的,称为军匠。
匠户必须到当地官办手工业中轮班服役。每两、三年到京师服役三个月,轮班更替,称为轮班匠,可免全家其他徭役。在京师服役期间,外朝的属工部管辖,内廷的属内廷衙门管理。轮班匠的劳动是无偿的。
匠户受到官吏的层层盘剥,各监局的太监亦多占匠役,匠户中常有怠工或逃亡的情况。嘉靖年间,政府改革匠役制度,匠户每年缴纳班匠银就无需服役,但匠籍制度并没有取消,大量缴纳不起班匠银的匠户,任然在当地或京师服役。